【以案说险】增强风险意识 远离销售误导陷阱
发布时间:2025-03-04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1430

在保险市场中,销售误导现象时有发生。保险公司应当根据消费者的保险需求、风险特征、保险费承担能力、已购同类保险状况以及其他与保险产品销售相关的重要信息,为消费者推荐契合其需求且在其能力范围内的保险产品。
【案情简介】
赵先生曾参加一场保险讲座,期间,保险销售人员向其极力推荐一款分红型保险产品。保险销售人员宣称,该产品性价比非常高,不仅能提供高额风险保障,每年还能获得不低于8%年化收益率的分红,远优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。而且,只要缴费满 5 年后,就可以随时支取现金价值,非常方便。
赵先生听后颇为心动,在未仔细研读保险合同条款的情况下,便匆忙签署了保单。后续,赵先生才发现销售人员签单前并未明确告知,合同中存在很多限制性条款。不仅分红收益远远低于当初的承诺,并且当赵先生提出想要提前支取现金价值时,却被销售人员告知需要支付高额的手续费,赵先生为此懊悔不已。
【案例启示】
1、消费者在挑选保险产品时,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在众多保险产品中,理性甄别出真正符合自身保障需求的产品,切勿盲目跟风购买。
2、消费者需综合考量自身的风险偏好、损失承受能力以及资产配置等多方面因素,客观、准确地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水平,从而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保险产品和服务。
【普法知识】
“保险适当性原则”是指保险公司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,必须充分考虑客户的财务状况、购买目标、风险承受水平、财务需求、知识和经验等因素,确保所推荐的产品与客户的实际情况相契合。